人可以无耻到什么地步
人至贱,则无敌。见过不要脸的,肯定没有见过那么不要脸的。有一个女的,没有结婚就生了一个小孩,未婚先孕,孩子没法养,卖了八千块钱。在这个男多女少的时代,女的虽然生了孩子,但是还不耽误她再找对象,男的出了两万块钱的彩礼,女的就跟着别人出门打工了。到了目的地,下了火车,女的死活不愿意了就又被男的送回来了。女方还不愿意退彩礼。如果故事到这就太小瞧这女的了,这女的又被媒人介绍给了一小伙,小伙没谈过女朋友,特单纯,俗称就是憨。谈了没多久,两人就谈婚论嫁了。小伙想着结了婚了有了孩子就安安稳稳过日子吧。挣的钱全部给这女的了,中间生了两个孩子。女的嫌小伙挣钱少,就勾搭上了小伙的姨夫,对,你没有看错。是小伙的亲姨夫。刚开始被小伙的姨发现还死不承认,最后纸包不住火,终于还是被大家伙知道了。小伙的父亲受不了打击,一病不起,没多久就过世了。这个不要脸的姨夫以前没钱的时候,小伙的父亲还不少帮衬他。这个不要脸的姨夫最终还是给小伙的姨离婚了。抛弃了三个孩子。这个不要脸的女的还没有离婚,就怀上了姨夫的孩子,也抛弃了两个孩子。现在渣男配贱女,配狗,又生了一个女儿。成天在抖音上得瑟,也不嫌燥的慌。可怜了五个孩子缺爹少娘的。
你听过最有趣的打油诗有哪些
凑个热闹,整上几句:
一、人过花甲万事休,却是天凉入深秋。进退得失全看透,名利当作粪土丢。
二、生活本来就是诗,其实大都为了吃。早先见面第一句,总问吃了是没吃?
三、也曾年少多轻狂,梦里经常想姑娘。总想重新谈恋爱,而今黄花菜已凉。
四、年少荒唐已不再,如今都成下酒菜。老来无事细细嚼,一个故事一片钙。
五、一条大河向东流,滔滔江水惹人愁。我敬岁月三杯酒,岁月何时回过头。
怎么用物理学中的“熵”去解释生命的生和死
熵是热力学中的一个统计概念,其意味着粒子系统的变化总是朝着路径最多的状态发展。例如,当瓶中的香水挥发成香气时,这些芳香气体分子倾向于跑到瓶外。因为,随机运动的气体分子,在瓶外的路径远多于留在瓶中的路径。毕竟,瓶子的体积远小于房间的大小。所以,熵是可能性的对数。熵增原则,就是事物的演变,总是朝着可能性大的方向发展。
于是,在自然界中的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平衡的状态,其熵已经达到了最大值;其二是非平衡的状态,其熵值较小。因此,第一种状态表现为动态平衡,在宏观上没有变化;而第二种状态则表现为,事物会朝着平衡的状态演化。
对此,你会问,不平衡的状态是如何产生的?否则的话,久而久之,不就达到平衡,成为热寂的状态了吗?答案是,自然界的变化存在着质变,是有层次的,因而其变化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
比如,宇宙大爆炸时,其内部只有单一的最小粒子——量子,处于等离子状态,就内部而言达到了熵的最大化。然而,宇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系统,其内外部量子空间的能量密度(压强)并不相同。由于宇宙的被压缩,其处于熵减的状态。于是,该状态导致了宇宙的极速膨胀。此时,宇宙的膨胀速度远大于其内部空间的传播速度,在宇宙的内部出现了熵减的过程,随着宇宙的膨胀会变得越来越不平衡。
这实际上就是将宇宙外部的不平衡部分地转移到了其内部的不平衡,从而在整体上实现了熵的增大。于是,在宇宙的内部,出现了局部远离平衡态的情况,从而产生了耗散结构,即形成了量子的封闭体系。这就是能量转化为质量的过程。其本质,是将宇宙内部的熵减,转化为局部的熵减即产生了物质。
因此,物质的存在违背了熵增原则,是不稳定的。当宇宙的膨胀速度小于其内部的传播速度时,宇宙内部的量子空间就会服从熵增原则,逐渐地达到平衡。于是,作为熵减的物质开始逐步解体,由封闭的量子还原为离散的量子。这就是质量转化为能量的过程。所以,物质是宇宙的能量缓释器,其起到了平衡的作用,是宇宙极速膨胀的副产品。
对此,也许你会提出疑问,为什么现在依然存在着大量的物质,而且有些物质还会进一步地生长壮大?这是因为,维持耗散结构的条件是需要不断地补充能量,以弥补其能量的流失。对于生物而言,就是需要新陈代谢,不断地吃食物。食物的本质是负熵,以食物的熵增来换取生物的熵减。
于是,对于生物而言,其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吃负熵以维持其耗散结构的存在。而死亡则意味着该生物无法补充能量,从而导致其耗散结构解体,由质量还原为能量,其自身实现了熵的增大。
总之,根据熵增原则,事物的变化总是朝着概率最大化的平衡方向发展。生物的诞生与成长,其本身是一个熵减过程,需要由其他物质的熵增来予以补偿。一旦这一补偿机制被终止了,该生物就走向了死亡,从而逐渐地解体,与外部环境达到平衡的状态。
人死之前为什么会有回光返照现象
其实动物也有,我养的猫因误吃了耗子药,吐了一天一宿,临死前站起来,围着我转了两圈,我还很高兴摸摸它的头,突然倒地口吐鲜血死去了。我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真是大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