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哪个系列最好看
你好。首先,这个问题过于主观,笔者非常主观的回答我想也很难说服题主,就拿更加客观的数据说话吧,“累积平均销量”是比较客观的证明一部作品的受欢迎程度的数据,虽然不绝对,不是“销量高就一定好看”,但是有本事让更多的人愿意掏钱,一定有他的道理,不管是商业上,还是内容本身的成功,我觉得按商业成绩来看还是有说服力的。
以上是2015年截至的数据,因此没有《铁血》不过我想这几年也没有销量能立刻飞跃的作品,所以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顺带一提,销量第一的“UC”不是指宇宙世纪作品总和,而是单独值《机动战士高达UC》,也就是独角兽高达这部。《独角兽高达》怎么说呢,是一部集合各种人口味的,在各种方面都比较均衡的一部高达作品,什么叫均衡,就是在商业包装面,制作水平、剧情水平、故事的接受程度等各个方面都比较均衡的一部作品。
从制作水平来说,《独角兽》几乎是近些年高达动画制作的顶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作画优秀,音乐也是顶级的泽野弘之的作品,分镜也彰显了UC的大气背景,剧情的分配也比较平均。短短7话,主线支线都有招呼到,(支线角色,玛丽坦,AE社的那个谁等)
剧本也费了力气,既能满足“UC党”们的追求的真实系的战争剧情,本身剧情中也满满的情怀,各种宇宙世纪的机体(第四话大量)、梗(比如12妹带出的ZZ的剧情等)让剧情本身丰满,而后期男主角巴娜吉神棍的剧情也让那些喜欢偶像派的高达的人也能对《独角兽》的故事印象深刻,毕竟看动画的人,很多人是想在动画中看到“能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的主人公,因此开挂的剧情接纳度也是比较高的,说实在,UC系NT能力本身就非常BUG,历代UC男主在最终很多会开挂,卡缪的Z高达霸体红身,骡子高达推石头,西布克一架小MS打爆宇宙妖花,和这些比,其实巴娜吉的开挂也不算过分。
从人设机设这些角度来说,独角兽的人设偏向复古,让宇宙世纪的那种画风复活了,机设上来说,还是比较时髦的,接纳度高,新安洲这些机的机设看起来也很有新鲜的感觉,但又不缺乏夏亚独有的红色MS的味道,机设从模型的销售来说也是非常成功的。
《独角兽》高达带的更多的是情怀,是接纳度高的剧情,无论是不是UC党都能够很快喜欢上这部作品,UC党就更加能喜欢上这部作品,大致是这样一个定位,因此人气、商业成绩都很好。
再来说说争议比较大的《SEED-D》,这部作品是《SEED》的续作,个人觉得他的制作是对不起他一集3300万日币的高昂制作经费的,,重复画面反复用、剧情不合理问题就不多说了,但是销量和人气的确高,这有《SEED》为它打的基础,然后又是将帅气的人设和美观的机设结合度最高的一部作品,商业包装也是非常厚实,所以最终它的商业成绩还是日升社中也算非常高的。但就故事来说《SEED-D》显然没有《SEED》的剧情有逻辑有张力,中后期显得有些乱,但是《SEED》可以看作一种尝试,《SEED-D》可以看作尝试成功后单独往卖点上下猛药的结果。
再来说说《OO》,很多人都说《OO》好,的确,无论制作的精致度,还是制作出的实际效果,《OO》都比《SEED》更加出色,剧情的话,《OO》第一季的剧情可以说几乎不会比《SEED》差,甚至更加优秀,黑田洋介的剧本的确很有实力,台词、剧情细节,伏笔,都很有魅力,就是缺乏对“高达”世界的理解,简单说,不是做“高达”而是其他的机器人,替代掉OO中的高达,似乎也可以独立成为一部很优秀的作品,就这一点来说《SEED》和,《W》的感觉都要比《OO》好,另外自从《SEED》之后,高达系列的商业化就走下坡,直到《独角兽》才复活爆发,而且播出《OO》的2007年,还有更加优秀的《反叛的鲁鲁修》盖掉了《OO》的光环,所以《OO》并没有能红到《SEED》的水平。
《0083》这种就是非常成人化主题的高达作品,其中主人公的成长不会显得这么中二,但又的确有青涩的时候,比较真实,0083对角色的刻画非常出彩,卡多和浦木宏的对峙是从各个方面的,包括私人感情,包括政治立场的不同,包含了太多的内容,从而让卡多和浦木宏的形象在UC党的记忆中非常深刻。当然《0083》剧情本身也是对UC的一段历史的填充,因此让许多粉丝叫好。
至于榜单之外的,个人觉得很多高达都很有意思,每一部都有自己的特色,像是94年的《武斗传》,虽然剧情低龄化了,机设和其中的一些设定也相对低龄化,并且打破了真实系高达的那种风格,而是变成了有点超级系味道的高达,但不代表它不好看,热血的战斗,酣畅淋漓的喊词,天马行空的招式,以及多蒙这个迟钝的男人,又有莱茵河阿莲比两个妹子在身边却只在最后才懂得感情,又比如多蒙和东方不败的师徒之情,又比如唯一一部会出现粤语歌曲的高达,等等这些细节,从今天来看的确是很有趣的地方。
所以不要在意哪部最好看,只要你喜欢,就算是烂尾的《铁血》,也可以是你心中最棒的高达作品,各具特色嘛。
是不是一种心理变态
当然是逐渐演变成的风格。这其实是个好问题,只是这个「都」字用不恰当罢了,应为「常见」才对,我冒昧改一下问题吧。对日本动画、漫画有些研究的话,应该确实能注意到「色气」是贯穿整个日本战后动漫史的一大主题。所谓「色气」,即「Sex Appeal」,是介于「」和「魅力」之间的状态,更通俗来说就是「女人味」。
「色气场景」在动漫中有另外一种叫法,即「杀必死」,取自日文「サービス」的音译,日文中的该词,则源自英文「Service」,简单来说,就是「服务读者」而已。这种说法最早可见于 76 年和田慎二的少女漫画《超少女明日香》中,作者每集都会画一次明日香的,且在《二人之明日香》该话中附上旁白「客官久等了,每集一次的明日香,杀必死杀必死!」。如果觉得熟悉的话就对了,EVA 里明日香的名字来源正是于此,同时葛城美里预告里总说的「杀必死杀必死」也是出自这。
「杀必死」从 70 年代起成为几乎所有漫画的必备元素,除了儿童漫画或者报纸上刊登的四格以外。其中,「露内裤」是最为频繁的,几乎是所有男性向(无论是少年向还是青年向,就别提成人向了)都俱备的元素;而「」,确实应属于人设范畴,但也是杀必死的一环,也存在着以为卖点的系漫画。另外题主没提到的,「入浴」也是动漫中最常见杀必死的一种。
此三种从 70 年到 00 年都非常流行,尤其是 80 年代,电视上甚至有直接的动画播放,露内裤什么的只是小 case 了。从 00 年以来,全日档动画除了《海螺小姐》和《蜡笔小新》是因剧情需要以外,其他的都已经逐渐不再露内裤了(海滩、泳池场景穿泳衣除外)。深夜档依据各电视台限制不同,会有不同程度的自主规制(安全裤、不给直接镜头、迷之光芒,甚至某人的大光头),与之相对的,「绝对领域」开始流行起来。虽然不够,但也是一种杀必死。
那么,下面开始聊起源了。警告,内含大量冷知识和杀必死,如有不适,概不负责的哦。虽然大都出自一般向作品,不过未成年人请在成年人陪同下观看哦。话说回来,知乎可以传这类图片吗……
一,内裤
先说露内裤,是因为它太常见了,而且是漫画中最重要的、不可分割的元素,早期是因为少儿于性懵懂期对性的好奇而诞生。露内裤,日语里叫「パンチラ」,即「パンツ」(内裤) 「チラリ」(短瞬间看到某物),表示「转瞬即逝的内裤」,从 50 年代就开始流行了。近年又出现了个新词叫「パンモロ」,即「パンツ」 「もろに」,表示「内裤完全被看到的状态」,两种混着用也没多大关系,都是动漫中常见的。此外还有「见せパン」,表示「被看到也没关系的内裤」,最近常用来形容低腰牛仔裤、紧身热裤在弯腰时露出内裤的场景,这个倒是在动漫中比较少见。反正我是觉得,一个内裤而已都要发明那么多说法是闹哪样啊!
要说历史上最有名的场景,那肯定是玛丽莲梦露在《七年之痒》中飞舞的裙子和若隐若现的白内裤了。这正是日本人内裤情结的源头。55 年《七年之痒》在日本上映时,大街小巷贴满的玛丽莲梦露海报引发了全国轰动,当时流行比赛看谁瞥到的内裤多,还有杂志专门介绍去哪比较容易看到内裤。呃,不是当下那种倒摄什么的,比如说,去看妹子们跳排舞什么的,就比较容易能瞥到。「パンチラ」一词从此流行而开的。
那么漫画中展现女性内裤到底有多重要?请看漫画教程《猴子也能画漫画》,「如何画好少年漫画」的讲座所以你看,我没骗人吧,人家漫画教程都这么教了,这真的是漫画教程哦!(虽然这本漫画教程确实有点电波系就是了)
漫画中露内裤是何时形成的,要日本女性的内衣变迁开始说起,妹子们从战后开始逐渐抛弃传统服饰而选择西式的服装和内衣。因而露内裤的漫画,最早可追溯到长谷川町子的四格漫画《海螺小姐》。(播了 6000 多集《海螺小姐》 是一部什么样的动漫?)因为简明的画风,小女孩矶野裙带菜不可避免地会经常露出内裤,不过彼时根本没有萝莉控这一说法,长谷川的画风更是与萌绝缘,当时只是用来表现小女孩天真活泼的手段。裙带菜的成功造成了一种视觉标准,随后的近十年这种白色灯笼裤在年轻妹子中流行开来。手冢治虫随后在 63 年动画版的《阿童木》中,把妹妹乌兰也设计成上翘的裙子和露一半的灯笼裤。这种现象在当时是可爱象征而不伤风化的。顺便,同样的还有迪士尼的米妮老鼠,同样是短裙加白色灯笼裤,经常就露一下。
对「露内裤」这一杀必死留下深重影响的,当属这三个人:永井豪,金井 Tatsuo,桂正和。
永井豪是开山祖师,之所以后来出现那么多喜欢掀女生裙子的熊孩子,少年漫画想尽办法都要展现一下女主角的裙底风光,都要怪到这位祖师爷头上。68 年的时候,永井豪干了件惊世骇俗的大事儿,他在漫画《无耻学园》里描绘了一个喜欢女学生内裤、的变态老师,男主角在对抗老师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校园喜剧故事。这部漫画第一次涉及到青春期的少年对性的好奇心,同时也是成年女性第一次被剥掉内衣的作品,整部漫画的氛围简单来说就是「将化」,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自然不算什么,但当年可是掀起一阵腥风血雨。《Jump》依靠这部漫画的大火,从新生儿一跃成为三大少年漫杂志,从此以后掀裙子、露内裤几乎成了少年漫必备元素。
到了 70 年代,露内裤已经变成了常态,有许多漫画作者都对此有杰出贡献,如本宫,作为剧画漫画家,追求写实几乎是本能,于是……他给内裤加上了点小花饰,比如缎带。再然后,桑田二郎、鸭川 Tsubame 给内裤加上点花边,这时内裤逐渐变成了点燃人性趣的存在。然后,金井 Tatsuo 完成了质的飞跃,他创造性的在内裤上制造出皱褶效果,从这时起,才能真正说内裤已经融入日本漫画成为独特的视觉符号。从 70 年代末期开始,内裤便有了自己的生命!【咦等等好像哪里不对。
相传金井 Tatsuo 在给本宫当助手时,本宫先生觉得他画内裤很有天赋,然后告诉他,「画更多的内裤吧,只要你画更多的内裤,总有一天会变成主流漫画家的」。不过遗憾的是,虽然金井 Tatsuo 在画内裤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且他的手法在当年的读者中大受欢迎而被其他漫画家模仿,但是他本人却是一直都没火起来过……金井桑,你被本宫桑骗了,光是内裤画的好可不行啊!
内裤画的好而且大受欢迎的,要数到 80 年代桂正和的横空出世。桂正和在 83 年画《Wingman》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他对于杀必死的执着,经历了《Shadow Lady》、《DNA2》、《电影少女》的磨砺,他的画技在《I''''s》时完全成熟了。桂正和的内裤画法更为写实,对臀部的描绘更加具有肉感,同时期对于色气的展现,无人能出其右,可以说是此类杀必死的巅峰。而且桂不光是内裤画的好,对青春期男生的心理也描绘的入木三分,因此更有带入感。顺带……《电影少女》至今为止依然是我心目中恋爱喜剧漫画前三名。
动画方面,巅峰同样来自和《I''''s》同一年的 OVA 作品——《AIKa》。《AIKa》这部动画,制作人当时号称要「打造业界露小裤裤次数最多的动画」,于是他们做到了。平均每 20 秒就露一次内裤,满屏幕肉色大腿与白内裤齐飞,实在让人眼花缭乱,该作对臀部色泽和内裤褶皱的精妙描绘成为业界标杆,小黑祐一郎称之为「内裤动画的最高峰」,动画人山内则康更是得到「女体作画第一人」的美誉。呃,我觉得这个图我就不上了吧……
除了上述作品外,以下动画、漫画亦有杰出贡献,排名不分先后:《甜心战士》、《魔女姑娘惠酱》、《科学忍者队》、《宇宙战舰大和号》、《猿飞小忍者》、《真知子老师》、《小红豆》、《草莓100%》……等等等等。
最后附送杀必死:一般动画中掀裙子的场景
2,
「欧派」是日语里对胸部的俗称,为了保留点节操,我就写欧派来代替了。袭胸——也就是突然抓女生欧派——最早也是出自《无耻学园》,这里就不赘述了。楼主只问了,我就只写。
首先要说,「」是个非常主观的概念,到底多大才算?80 年的时候,日本 A cup 占据 58.6% 之多,那么 C、D 就已经足够称得上了;而到了 04 年,A 降低到 10.2%,B、C 各占 27.8%,因而 E 以上才能算是。现主流少年漫画里最喜欢画的应该是尾田了吧?三个违反人体规律的 J cup ……娜美和罗宾本来是 I cup 的,居然还能长!
这一概念,最早可零星见于 60 年代前半开始出现的成人杂志,随后是深夜节目、粉红电影浪潮带动下,偶像倍赏美津子、中山麻理等人开始出现。不过彼时还没有一词,要等到 80 年代下半在 AV 的带动下才开始风靡。
追溯动漫史上的角色,有两个人的影响力是最大的,而且不像现实中的偶像会人老色衰,她们从 70 年代活跃至今而不褪色——她们就是两大国民级角色,峰不二子和如月甜心。
如月甜心出自 73 年的动画《甜心战士》,原作同样来自永井豪。该系列对女性胸部性征的描写尤其突出,除了甜心本人的以外,作为敌方的盘撒怪人集团更是以著称,甚至还能以胸部为武器放射激光、导弹什么的作为性隐喻。除此之外,该系列对后世最大的贡献就是变身的桥段了,影响了之后的魔法少女动画(如美少女战士的变身),而且整部系列的 OP 是少见的一直没换过的,这首歌的影响力很大,日本综艺类节目有时候弄点的环节,就经常用这首歌当 BGM。话说我就经常在 KTV 里唱这个来着……
这部动画的氛围,你们可以从 OP 和第一集预告感受一下:
峰不二子出自《鲁邦三世》,原作是 Monkey Punch 于 67 年开始连载的青年漫画,71 年被搬上电视,成为第一部面向成人的电视动画。呃,其实还有更早的,不过那一部一般不作讨论,我们不去理它。峰不二子的魔鬼身材和频繁的画面,成为贯穿 70 - 80 年代的符号,时至今日依然挂在各大动漫女主角排行榜单上,甚至可以说影响了日本两代人的审美观念也不为过。如果不记得这个名字没关系,记三围就行了—— B 99.9 / W 55.5 / H 88.8,多好记,记住这串数字就能搜到她了,说真的,没第二个人的三围有这待遇。另外,初代如月甜心和二代峰不二子的 CV 都是增山江威子。
出自第一部剧场版,不好意思,因为的原因我打了马赛克……
这两位可以算是先驱,漫画中角色的崛起要等到 70 年代后半段三流剧画的风潮。所谓剧画,是从 50 年代起流行开,有别于手冢治虫卡通式画风,追求写实的一个流派,因此也有资料译为写实漫画。剧画这一派,从 70 年代下半开始流行起了成人题材,即三流剧画,也称官能剧画。把当作作品要素来卖,正是从三流剧画时期开始的。;因为的关系,这回我打了双层马赛克……三流剧画是什么风格,你们从封面感受一下。
三流剧画在 80 年代因为每十年一次的恶书驱逐运动中被大量,走向没落。随后兴起的是美少女,他们是由 80 年代前后出现的美少女画风融合了三流剧画的题材所构成的。永山薰在《漫画研究》一书中提到,美少女之所以出现的走向,是因为作者为了缓和推倒未成年少女的罪恶感,给这类角色强加上原罪——胸大即是原罪,其中隐含着「脑筋不好、过剩、」的刻板印象。这在现实里当然是烂借口,但是在漫画中却可以借此将「罪」合理化。这股浪潮在宫崎勤事件而落幕,但从此在漫画里变得越来越常见了。
除了「罪」的合理化这一原因外,角色的出现,也是因为中,角色可以做到一般人无法做到的特殊技巧,同时也能借此引入更多视觉特效,画面能更具表现力。基于同样的原因,动画中也出现类似的概念——乳摇。所谓乳摇,就是摇动的视觉效果,动画中出现最早的乳摇是 Gainax 前身 Daicon Film,于 83 年制作的 日本科幻大会 DAICON 4 开幕动画,片中的乳摇效果使得业界惊诧——「原来动画 TMD 还能这么玩?」,负责作画的贞本义行因此在业内得了一诨号叫「乳摇贞本」。从 《Daicon 4》到《飞跃巅峰》,乳摇从此成为 Gainax 招牌,因此也称为「Gainax 摇」。
穿紧身衣也能乳摇,站着不动也能乳摇(海贼王都出现过),甚至还有乳摇装子弹(微笑的闪士)、乳摇躲子弹(学园默示录)的神奇场景。乳摇最巅峰的 90 年代 OVA 时期,乳摇可谓是无处不在,游戏界也因此引入了乳摇,如不知火舞参战的格斗游戏、机战系列、生与死系列。
90 年代是乳摇最顶峰的时期,请参见上面这个视频 MAD,作于 99 年,也是远古级 MAD 代表了。在 90 年代以乳摇为卖点的动画中,最富有盛名的是 94 年 OVA 动画《云海历险》(Plastic Little)。其实整部片子没什么可看的,但是其中那场入浴戏堪称经典,对于欧派轮廓、色泽和摇动效果都做的很棒,甚至有「欧派动画巅峰」的美誉,整部动画中一共出现了 49 次乳摇。你问我怎么知道次数的?因为有人数过啊!北美曾经最大的日本动画代理公司 A.D. Vision 在发行 DVD 版的时候,别出心裁的在画面上加了个乳摇计数器,得出一共乳摇了 49 次,平均 55 秒一次。更奇葩的是,后来发行《Burn Up Excess》的时候竟然还分开来按角色计数,还不算完,他们甚至为此注册了商标——我只想对 ADV 的老板说,为什么要放弃治疗啊!
起源说到这里也该结束了。相比起露内裤来说,其实应该算是「健康的」,还有健康的?当然。永井豪说过,他曾在书店前看到几个小学生在偷翻成人杂志上的,胆战心惊的样子让人觉得可怜,于是想给他们「健康的」。露内裤在出现时是代表着少年对性的好奇,但实际上却往往会在性的恶作剧上玩过火,而变为校园欺凌和性暴力,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确实是更能被大众接受的健康——男人喜欢欧派有什么不对嘛!
本着卖萌加扯淡的心态聊了这么长,下面说些严肃的吧,也是我个人一些还不算成熟的思考:
1,虽然是贯穿整个日本动画、漫画、PC 游戏历史的一大主题,但我不想像老古董一样下什么「动漫中的性表现是引发青少年犯罪的根源」这种结论。我始终认为,即使是少儿,也确实是需要性方面的诉求的,关键在于用何种表述「健康的」这一概念。
2,日本动漫不是从开始就充满性元素,日本人也不是天生。造成主题泛滥的最大原因,我觉得是因为日本是个服务过度和消费主义至上的国家。70 年代的三流剧画和 80 年代的美少女为例,本应是周边的成人书籍出版社所担任的角色,但随着大型出版社看到有利可图而进入这一领域,总是在短短几年间攥取大量利益、使之主流化的同时破坏了原有的小型生态。
3,日本的性开放程度应该是亚洲最高,也是从和西方 60 年代下半的性解放运动同时开始的。而其中的主力,同样是来自新左派思想,绘制剧画的多为新左翼漫画家。在全共斗结束后,保守思想和新右翼抬头,漫画的消费主力在 80 年代末迅速转变为利己主义者,因而和西方世界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其实我觉得这方面,日本是个反面教材,国内如果何时放宽对主题的限制,可以引以为鉴。
有什么好看的电影推荐吗
好看的电影强烈推荐《肖申克的救赎》。
有人说“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没有看过《肖申克的救赎》的人,一种看过《肖申克的救赎》多遍的人。”
是的,我就是看过多遍的人。第一次看十分感动,甚至唏嘘不已,但是不知道为何感动。第二遍第三遍是陪着家人看,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可能是不同的年龄,身处不同的环境,看这部剧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吧!
影片有许多场景让人难忘:屋顶上的啤酒,监狱里的歌声,爬出污水管道后的倾盆大雨以及从泥土里挖出的铁盒子。
随着镜头的推进,我的目光一直追随者安迪,追随他凿墙壁,追随他自由出入监狱的各个角落,追随他挑战权威,追随他不甘一生都待在监狱里。他对未来抱有希望,他的与众不同,让监狱里的其他人也感受到了希望!
那个大雨夜安迪逃出去了,每回看都会流泪,不单单是感动和欣喜, 更是震撼,被人性的光辉震撼。
面对挫折、失败,是消沉还是奋进,坚持还是弃守,今天我已经从影片中得到了答案。
明明看过了,可是有一股力牵引着还想看,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的魅力,相信你也会喜欢。
如何评价爱奇艺紧急下线国家队《Darling in the Franxx》
关于这个话题,网上现在已经是一滩浑水,带节奏的、被当枪使的、造谣的、洗稿的,让整个事件显得混乱不堪。作为一个目睹事件始末的吃瓜群众,我觉得有必要让大家了解一下:《Darling in the Franxx》是TRIGGER和A-1 Pictures共同制作的TV动画,导演锦织敦史同很多过去的老搭档都有参与其中,阵容相当强大。“日本动画国家队”这个说法是负责企划的鸟羽洋典,在采访时随口一说,却在国内引起了轰动和广泛关注。事件初期《Darling in the Franxx》第一话开播之后,给我带来了不少惊喜。强势可爱的女主角,多到分析不完的伏笔,精彩的作画与演出,老套却又深得人心的故事展开,这些都是我的菜。很多动画爱好者表示:够劲!对胃!壮哉我宅舍之魂!但网上也突然出现了什么“不尊重女性”、“物化女性”的说法,论点更是空洞而又不堪入目,仿佛就是学了几个名词的小学生想要炫耀一番。我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态,让一堆深夜动画都没看过几部的人跑去看了这部番。然而观点一旦产生,就会有人受影响。我们这些安心看动画片的也不屑于跟他们这些女权斗士争辩,这种话题自然而然也就会冷却下来的。事件导火索直到Lex出了一个视频《一月新番吐槽第二弹!国家队大战人类圣经!》,在这个视频中用了一些低俗的玩梗来调侃ditf,都是一些吐槽视频的常规操作,但是弹幕和评区的争议非常大。更有甚者,评论区里面一个叫“你挑着蛋”的网友发言说已经举报了《Darling in the Franxx》,这个人是个想要坑lex的,但是之后评论区里又出现了很多类似的评论。(这与ditf下架有直接关系,过会会接着讲)然后Lex微博发了一篇文章,大意就是:“我没有引战,是有人想算计我,一开始说举报的那个人比我都早来b站!”我就不擅自揣测他当时的心理了,就算lex根本没引战,但自己的粉丝群体是个什么情况,自己应该有数吧。到底有多少人想趁机搞lex,又有多少心智未开的小学生被带了节奏,这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但是有人盯上了这个视频,举报风波是因此而起,谁也没法辩解。事件插曲其实这个插曲跟番剧下架关系不大,不过也闹得沸沸扬扬。lex视频中的论战,从b站也延伸到了各大平台,动漫爱好者们争执不休。形成了热点自然有人蹭,网上就出现了很多诸如“b站小学生举报爱奇艺”这样的帖子,其中很多都存在引战嫌疑。然后1月29号,微博有一位大V看到一则“新闻”之后,就截图转发了。这张截图迅速在各种途径扩散,也正是当天,传到了lex的耳朵里。可能是受人点拨、或是早就有所注意,lex首先发帖对“XX动漫”表示了不满。这次lex怼人的事件又引起了一波热议,大家关注的焦点一下子也由“举报风波”转变为“lex被别人带节奏”。也是当天,b吧开了一个相关事件的专楼,至今已经有2万多条回帖。我是比较赞同吧友们的看法的,有些语言比较激烈,就不在这里发了,感兴趣可以去现场看看。至此,lex发的视频、网友举报的行为、lex对于事件的回复等等,在动漫爱好者的圈子中变得无人不知了。事件的结果lex的话题刚刚有点凉下来的意思,爱奇艺就在昨晚发布了消息:而《Darling in the Franxx》刚下架不久,就有人跑出来宣布“为此事负责”:这里出现的这个人是本次事件的罪魁祸首。“你挑着蛋”、“旧日向日葵”、“地下室里的霍加斯”实际上都是这个人。b站留言举报的是他、微博上发起联名举报的是他、知乎上承认举报的也是他。这个人借了一波Lex的东风,又找了一些没有脑子的,趁着诸多事件的热度,终于把事情搞大了。事件后续先在网上有很多讨论的帖子,有冷静分析的,有问候家人的,也有趁机闷声发财的,但是也出现了一种不好的现象:相互举报这个是最不可取的,说严重点,可能因为这件事,好不容易构建起来的动画版权市场都会受到威胁。这里我想对那些自以为是正义的伙伴们说一句,把大是大非挂在嘴边一直炫耀的行为宛如智障,用道德标准去衡量深夜动画的行为更是可笑,见不得别人好去举报的人内心是坏透了。*以上
历史上有哪些超劲爆的事件
1个日本女人和32个男人孤岛惊魂,安纳塔汉女王事件轰动日本
事件发生地点:安纳塔汉岛是太平洋北马里亚纳群岛的一个岛屿,位于塞班岛北部117公里处,原为德国所有,一战后本接管。
安纳塔汉岛全景
1个女人:比嘉和子,1939年因丈夫南洋兴发公司员工比嘉正一工作调动,随丈夫一起来到安纳塔汉岛。
比嘉和子
32个男人:这32个男人应该分为1 31两部分来说。先说“1”,名叫菊一郎,是比嘉和子丈夫的同事。当时正值太平洋战争期间,一次比嘉正一出差离岛,接着安纳塔汉岛便遭到美军轰炸,与日本的联系被切断,比嘉正一再无音讯,比嘉和子作为一个女人,只好依靠菊一郎,成了他的情人。再说“31”。1944年6月,美军向太平洋要塞“塞班岛”发起猛攻,也殃及了安纳塔汉岛。岛上原有的40多个原住民因为身份中立纷纷逃离该岛,只留下了比嘉和子和菊一郎。过了不久,4艘日本渔船在战争中被炸,有31名幸存人员逃了安纳塔汉岛,其中有10名日本兵和21名渔船水手,这些人都在二三十岁左右,血气方刚,龙精虎猛。
至此,1个女人和32个男人荒岛求生的故事拉开了序幕,后来的剧情让人瞠目结舌。
开始时,33人相安无事,比嘉和子和菊一郎还积极帮助其他幸存者,给他们提供食物和水,岛上气氛还算和谐。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安纳塔汉岛划归美国托管,但该岛仿佛被人们遗忘了,岛上的人们从此与世隔绝。
随着时间流逝,封闭的小岛,无法预料的归期,渐渐烦躁的情绪和无法排解的弥漫在岛上。作为岛上唯一的女人,年轻的比嘉和子牢牢吸引着32个男人的目光。为了打消其他男人的念头,菊一郎与比嘉和子简单办了婚礼,就算正式结婚了,而且不许和子和其他男人说话,这也导致菊一郎和其他男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1946年8月,两个男人在岛上的山林里发现了一架美军轰炸机残骸,且在残骸中找到了2把手枪和一些子弹。有了枪,两人马上强占了和子,惧怕武力威慑,菊一郎也不敢多言,于是便形成了1女3夫的荒唐局面。
随着枪的出现,男人之间的矛盾有了有效的解决手段。不久,一次公然的谋杀发生了。一名男人因与和子走得过近,被其中1个持枪者当场射杀,这无异于掌权者的一次宣誓。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人性总是贪婪的。第二年,2名持枪者因为都想把和子占为己有爆发了,其中一人被另一人枪杀,菊一郎害怕自己被杀,主动远离人群,到岛的另一边住了,再也不敢接近和子。从此,2把枪被同一个男人控制,胜利者理所当然独占着岛上唯一的女人。
然而好景不长,这位岛上的King还没享受几天大权独揽的愉悦,就跌进海中丧生,原因想必大家也能猜到。是的,枪到了一个叫岩井的手中,自然和子也成了岩井的枕边人。此时,枪就是权力,女人就是岛上最稀缺的资源。
新王上位,必定要扫清对自己的威胁,菊一郎不久后便被岩井开枪射杀。但两年后,岩井也遭遇到与上一任King同样的结局,遇刺身亡。
岩井死后,大家意识到枪在带来巨大权力的同时也隐藏夺命的危险。后来,因食物匮乏,生病和意外等原因,岛上仅剩了24人。岛上的年长者为了平息男人们的争斗,让和子在剩下的人中选一个男人结婚,并单独去岛的另一侧生活,而手枪也被丢进海中。但这一切并没有改变男人的明争暗斗,没有枪,一样有人离奇死亡。
当岛上还剩19人时,男人们认为和子才是这一切的根源,女人就是红颜祸水,密谋除掉她。但其中一个男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和子,她逃进丛林中,每天担惊受怕,忍饥挨饿,因为每一个男人都有可能把她杀害,就这样艰难地生存了33天。
1950年6月,和子在海边发现了美国船只,并成功获救。男人们因为不知道战争结束,不敢接触美国船,都躲了起来。从开始到结束,和子在岛上生活的6年间,有13个男人死亡。直到1951年6月26日,岛上剩余的全部幸存者才被接回日本。
比嘉和子被救后与美军合影
回国后,安纳塔汉事件的火爆使和子声名大噪,她演话剧、并拍了电影《安纳塔汉》,轰动日本。后来,热度退去后,她在东京当过舞娘,后回到老家冲绳结婚,丈夫40岁去世,她49岁罹患肿瘤,1974年3月结束了自己的传奇一生。
和子是小岛连环凶案的罪魁祸首吗?当然不是,她从没杀过任何人。人一旦被放在一个没有秩序的环境,没有了社会的约束,在裸的私欲面前,人本性中的凶残和自私就会展现,那才是真正的凶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