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古系报考条件
一、报名基本条件1、拥护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品行端正。2、报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②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③获得学士学位满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的人员,可按照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须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已发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3名))。3、身心健康状况符合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体检要求。4、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
考古证如何考
如果是指考古的独立发掘资格,我记得每个省也才有几个名额。不但要先有考古的学位(似乎是博士学位?),而且还要有工地发掘经验。据说内容是,先通过相关的笔试,然后让你一个人独立完成为期月几十天的一整套的考古工作。包括踏查、钻探、布方、向下发掘、记录、收集、整理材料、编写报告等等。 对于没有数年考古工作的人来说这是很难完成的事情,就算是本专业的人也很少能够拿到。 因为,不是所有人读到相应学历还有精力下地,不是所有下地的人都能够一个人完成这些事情。如果是男人或许还能用好探铲和铁锹这些需要力气的工具。但是女性基本不可能长期这样工作。 至于笔试,除了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因为是独立发掘资格,所以应该各代的遗址都有所了解,这个知识体系构建起来是相当庞大的。 大部分高校的老师,以及考古所研究员一般具有申请发掘的资格,但是独立发掘的非常、非常、非常稀少。 毕竟这个需要强健的体魄和研究生以上的学习经验。 一般的工地发掘是学者 技工 民工的组合 如果楼主还没考大学,可以先报个考古专业来一步步实现这个伟大目标。如果已经大学在校可以考虑考研转专业
2021年文博系统职称晋升条件
文博馆员是专门从事考古、馆藏保管、陈列、文物鉴定等工作的专业人员,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文博馆员职称就是选拔优秀人才的一个主要途径,文博馆员职称评定条件是什么?首先要清楚文博馆员职称的设置,文博馆员职称有管理员、助理馆员、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几个级别,其中管理员、助理馆员属于初级职称,馆员是中级职称,副研究馆员是副高级职称,研究馆员是高级职称,由于文博馆员是中级职称,晋升要求不是特别高,要求取得助理馆员任职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从事考古专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2个以上中型或5个以上小型考古发掘项目。 (二)从事文物博物研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完成本单位科研项目1项以上,并写出学术报告或论文。 (三)从事陈列展览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完成陈列展览设计2个以上(含布展)。 (四)从事宣传教育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具备下列条件: 1.独立推广(宣讲)1个以上大型或2个以上中型陈列展览; 2.参与编写讲解词或其他宣传资料。 (五)从事文物征集鉴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参与鉴定、征集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某一类文物。 (六)从事文物保管工作的技术人员,具备下列条件: 1.熟练掌握某一类文物保管技术; 2.独立完成100件以上文物的建账建档工作。 (七)从事文物保护维修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具备下列条件: 1.制定1处以上中型,或2处以上小型文物保护工程的重点修缮或局部复原设计方案,付诸实施并通过验收; 2.参与制定本地区文物保护规划1项以上。 (八)从事文物科技保护及修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掌握文物科技保护或修复技术,能独立承担一般文物科技保护或修复工作。 (九)从事绘图、摄影制作、拓片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发表考古绘图、文物摄影照片、文物拓片50个版面以上,作品准确清晰。 其他文物博物专业岗位的人员,比照以上九类人员的条件执行。 业绩成果条件 取得助理馆员任职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省(部)级三等奖1项以上(前5名); (二)提出2项以上本专业技术工作的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和付诸实施,取得一定效益,经同行专家鉴定认可。 论文、著作条件 取得助理馆员任职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合作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著作1部以上; (二)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或省部级以上报刊理论版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或报告、考古发掘简报2篇以上。 要求虽说不是特别高,但要求比较全面,申报人取得助理馆员后就可以着手准备相关材料了,尤其是论文和业绩,一定要尽早积累,临近评审再去准备肯定是来不及的,以上就是文博馆员职称晋升的基本要求,详细要求可以关注下当地或者本单位的最新具体文件。
考古为什么不适合女生
许多人对于考古专业的看法,就是觉得没有什么前途,就业面也非常的窄。其实从专业的角度来讲,从事考古专业的都是一批对历史有着非常非常深沉的热爱的人。许多人沉浸其中并乐此不疲的原因,在于他们追寻的是自己内心的理想和热爱。但是大众对考古的看法,一般都认为考古的就业面儿窄。大家普遍认为考古,毕了业就是进入国家的各种历史研究局,认为考古的就业面非常的窄,除了进入国家的一些研究机构,没有别的更好的去处。但是真正的考古行业还是有许多的类别的。第二个就是大家都认为考古的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不过也确实如此,一线的考古勘察工作,就是大家印象里。穿着马甲,戴着墨镜,拿着袖珍小铁锹一直挖呀挖呀挖。确实如此,考古的现场一般都是在露天进行的,因为文物对于外界的环境有很严苛的要求,所以很有可能考古工作人员要在很多复杂的环境中工作,不过相信对于这一行业真正热爱的人,当端详这出土的文物时,追寻他的历史,探究他身上所发生过的故事,也是一件令人非常满足的事。第三个就是大家认为考古行业没有什么发展前景。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许多新兴的朝阳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报酬是非常乐观的。但是大家都认为考古行业,是国家编制拿死工资的工作,除了研究文物追溯历史之外,没有什么发展前景。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文化,许多的文物历史故事等等,都是有我们研究的意义的。真正热爱历史的人是能明白它其中的魅力的。因人而异吧,并没有什么合不合适,只有自己能不能做好,够不够努力。